日前,財政部發布了2016年1—9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數據,總體看有喜有憂,企穩趨好態勢有所顯現。1—9月,國有企業實現營業總收入32.7萬億元,同比增長0.8%,增幅比1—8月提升了0.6個百分點;這已經是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連續第三個月實現增長,盡管增速依然很低,但企穩回升的態勢得到進一步鞏固。美中不足的是,雖然1—8月國有企業利潤降幅已經收窄到1.3%;但由于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繼續同比較快增長5.3%、6.4%,受此影響,營業總成本增速比1—8月有所提高,導致1—9月國有企業利潤同比降幅小幅擴大至1.6%。國有企業盈利狀況沒能與營業收入實現同步持續好轉,國有企業經營狀況的全面好轉,仍存一定壓力。不過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據看,國有控股企業利潤9月份增速擴大至47.6%,創年內新高,這表明大中型國有工業企業的盈利狀況正在持續好轉。
從具體行業角度看,國有企業去產能、去庫存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為行業整體績效提升做出了貢獻,尤其是在房地產、鋼鐵與煤炭行業表現突出。今年以來,在房地產去庫存措施的推動下,1—9月各地房價持續上漲,絕大多數城市房地產去庫存效果十分明顯,推動了國有房地產及相關企業銷售與盈利的快速回升。截至9月底,鋼鐵、煤炭行業退出產能均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量的80%以上,產能過剩壓力顯著緩解;行業經濟運行狀況明顯好轉,庫存有效下降,價格持續回升,貨款拖欠明顯減少。9月末,全國主要市場鋼材社會庫存量同比下降8.3%;鋼材價格7月份環比回升3.29%,8月份回升4.85%,9月份再次回升1.67%,1—9月份累計平均價格比年初上漲20.08%。煤炭價格7月份環比小幅下降,8月份止跌回升1.95%,9月份大幅上漲11.87%。1—9月份累計平均價格比年初上漲5.54%。受價格持續上漲推動,煤炭行業利潤明顯增加,鋼鐵行業二三季度均實現扭虧為盈,1—9月國有鋼鐵企業也整體實現了扭虧為盈。
有色行業繼續虧損,去產能任務仍較嚴峻。受經濟增速持續下行影響,近年來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產能過剩也較為嚴重;雖整體上稍好于鋼鐵煤炭行業,但嚴峻形勢不容忽視。2013年和2014年,中國電解鋁產能利用率分別為68.9%和71%,2015年回升至80%左右,今年前三季度約為81%。2015年,鋅冶煉行業的產能利用率估計在70%—80%,精銅冶煉產能利用率為75.4%。受產能過剩影響,行業競爭白熱化,惡性競爭加劇,價格持續低迷,行業整體效益明顯下滑,大量企業持續虧損,行業虧損面較大。尤其是國有有色企業虧損較多,集團下面普遍都有長期虧損、扭虧無望且難以退出的企業,面臨的去僵尸、去產能的壓力明顯大于民營企業。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仍對石油化工行業復蘇構成較大壓力。2016年9月,WTI、布倫特等原油現貨平均價格雖總體趨穩回升,但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9月30日化工指數為691點,比2012年的最高點1016點下降了31.99%。受國際油氣價格持續低迷影響,中國石油2016年前三季度集團原油平均價格比上年同期降低30.0%,天然氣平均價格比上年同期降低27.0%,集團前三季度凈利潤大幅下降94.4%。受中國石油業績拖累,盡管中國石化和中海油前三季度業績分別增長了11.2%、12.6%,但國有石油、化工行業利潤整體持續下滑。
在前三季度銷售收入整體企穩回升的基礎上,預計四季度國有企業銷售收入將繼續保持小幅增長態勢;而隨著經營環境的進一步改善,國有企業的盈利能力將整體恢復,全年利潤總額有可能與去年基本持平。首先,10月制造業PMI、非制造業PMI分別為51.2和54.0,分別比前一月提高了0.8個百分點、0.3個百分點;制造業PMI創下27個月來的新高,并且連續三個月保持在50%以上,非制造業PMI也創下了年內新高;今年以來PPI降幅持續收窄,并已經在9月成功由負轉正,同比上漲0.1%;上述指數的變化顯示四季度國民經濟繼續向好,將為國有企業的企穩趨好奠定堅實基礎。其次,各級政府部門與企業將繼續深入推進去產能,去產能帶來的積極效應會進一步顯現,鋼鐵、煤炭價格將繼續維持升勢,行業盈利水平持續改善;有色行業產能過剩將逐步淘汰化解,國有“僵尸企業”將清理退出,國有有色企業的虧損將得到有效遏制。再次,下半年來國際石油價格逐步趨穩回升的態勢在四季度很大可能能夠得以維持,應有助于國有石油化工企業的績效改善。